- 姜晓萍;曹现强;何艳玲;吴建南;吴晓林;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既体现了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核心理念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也明确了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如何深化理解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理念方法,如何高质量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为深入学习贯彻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明确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新坐标、新路径、新使命,本刊特别邀请五位专家围绕治理增效、城市更新、重建生活秩序、城市治理模式、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等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为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2025年05期 v.32;No.191 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树华;邵宏伟;
在城市治理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如何推动数智技术与超大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已成为亟待破解的核心课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在回顾超大城市治理从传统科层治理、技术驱动升级到全域智慧治理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构建以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和治理机制为核心要素的理论框架,以揭示数智技术如何通过重塑人本治理新范式、深化多元共治新格局、拓展技术应用新场景和统筹构建协同新机制等方式全面推动城市治理范式转型。其次,深入剖析数智赋能实践中的现实挑战,包括人本价值理念贯彻不到位、多元协同机制不健全、数智技术应用不均衡和技术嵌入规则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以厚植人民至上的数智治理价值理念、构建数智协同的多元共治新格局、推动数智技术与治理场景的深度融合、健全数智治理的制度保障体系为支撑的四条路径选择,旨在为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方案。
2025年05期 v.32;No.191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岚;张楠;王有强;
城市数智化转型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途径。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城市数智化转型向全面突破迈进,具有广泛应用领域和广阔发展前景。结合城市数智化转型新要求,从本体论视角提出城市数智化转型“组织-运行-技术”的认知框架,并提炼阐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要特征,进而探讨城市数智化转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独特作用的深层逻辑,重点从知识创新、功能兼容、优化迭代和人机协同等维度,深入分析其独特优势,同时,指出需要关注的潜在风险。研究认为,政府须从分工、协作、技术、制度和文化五个方面加强回应,更好地发挥城市数智化转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年05期 v.32;No.191 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